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实验室招收2016届硕士调剂生   浏览:798  回复:0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有缘来相聚 1 楼 2014/4/13 23:16:22

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招收2016届硕士调剂生
一、联合实验室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是云南民族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共同组建的一个研究机构,于2015年先后建成了云南省陈新滋院士工作站和云南省卞兆祥专家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占地1000m2以上,有动物房、洁净室、有机合成实验室、天然产物实验室、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场地,拥有无水无氧手套箱、核磁共振波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共聚焦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超低温反应器等一系列大型实验设备。目前,联合实验室有卞兆祥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樊保敏教授、林成源博士、曾广智副研究员、周永云博士、陈景超博士、Madhuri博士等科研人员。


卞兆祥,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学院副院長及临床部主任、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医药、中药药理、内脏痛及新药研制专家。卞教授1988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2001年加入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后,先后承担包括来自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福利局、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工作。卞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中草药临床研究规范化问题。临床方面对功能性胃肠炎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胃癌放化疗术后、肠癌放化疗术后调理、慢性便秘、胃食道反流、顽固性头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一定的研究。


樊保敏,男,1979年,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997年考入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1年师从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中科院院士)和兰州大学涂永强教授(中科院院士)从事不对称催化及手性合成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于2006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8月加入香港理工大学陈新滋教授(中科院院士)的科研小组作博士后工作,从事不对称催化和手性抗癌小分子的不对称合成方面的研究。2009年7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加入云南民族大学,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已毕业学生中有多人在知名高校(瑞典隆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以云南民族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著名科研杂志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11.261);Org. Lett.(影响因子6.364);Chem. Eur., J.(影响因子5.731);Adv. Synth. Catal. (影响因子5.663)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已投稿。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合作申请美国专利3项,其中2项美国专利已授权。

曾广智,博士,副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至 2002年,就职于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药品质量检验(QC)工作,任助理工程师;2002年至2007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5年9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2015年10月引进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从事天然产物药理活性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周永云,博士,讲师,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办公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2001年8月至2005年10月在云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
究院药物研究中心工作,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在云南省天然药物中心工作。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在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9 月至 2012年7月,在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金属催化反应研究、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2013年1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进入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5年9月转入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从事科研及行政工作。研究方向为金属催化反应、天然产物全合成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林成源,博士,讲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01年本科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2009至2011年在香港大学做研究助理,2011至201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做高级研究助理,2012至2015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做博士后。2016年引入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对炎症、癌症、纤维化、神经保护的作用研究以及专利保护,已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7项。


陈景超,博士,讲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10年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药物化学专业。2014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全合成及药物合成结构修饰改造等。2015年1月引进云南民族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传统天然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二、调剂要求:
1.化学、生物及医药学等相关专业的考生;
2.初试成绩达到2016年国家B类地区(及以上)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
3.名额不限。




三、待遇: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覆盖率20%);
2.云南省政府奖学金10000元/年(覆盖率20%);
3.研究生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覆盖率100%);
4.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年评一次,一等奖金8000元,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覆盖 率达90%以上);
5.研究生贫困助学金1000元(覆盖率达90%以上);
6.校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包括项目基金奖励及科研成果奖励);
7.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助研津贴(研一:700元/月;研二、研三:1200元/月);
8.联合实验室科研成果奖励(根据论文影响因子奖励金额不等);
9.若2016年暑假来实验室学习工作,予以2000元/月的生活补助;
10.联合实验室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推荐至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四、联系方式:
周老师: 电话13668795207 信箱zhouyongyundf@163.com
刘老师: 电话18206898160 信箱18206898160@163.com
欢迎各位考生调剂到联合实验室!


© 2012-2016 http://bbs.gxus.cn/ Powered by zuoju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